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视记者全程记录大秦铁路煤炭冬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1日15:01  央视新闻频道

  【走基层·大秦铁路蹲车日记】体验列车司机的“重载人生”

  本台记者 赵海燕 汪成健 曲锐 韩逾昊

  我们刚刚详细了解了矿区煤矿的生产供应,这些煤在装载之后就将运往大秦铁路。在这条世界上最高效的重载铁路上,每天都会有九十多列万吨以上的重载列车在大秦线上往来穿梭。大秦线上的列车司机几乎是每隔一天就要往返一次大同和秦皇岛,他们给自己的生活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重载人生”。那么,他们是如何将煤运到秦皇岛的?本台记者赵海燕前两天也专门跟随大秦线上的列车司机体验了一次运煤之旅。

  (列车出发 汽笛响起)

  本台记者赵海燕:现在我们的列车驶出了始发站之后我们也有时间仔细看一下高师傅和程师傅工作的场所 大概也就是三四平米的样子。

  程利甫:对,四平米。

  记者:我看见高师傅在这里操作挺复杂的 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到底都是做什么用的

  程利甫:简单来讲, 开(汽)车咱们都熟悉, 火车操作只有两个 ,一个是动力系统, 相当于油门,这个右手(控制的)手柄控制给油门大小,就是用多大的力把车拉走,左手,就是咱们的刹车系统,想让车减速,或者让车停住就靠他的左手的刹车系统去完成。

  记者:那整列火车的方向盘在什么位置

  程利甫:咱们火车不需要方向盘,车轮上有一个轮缘和钢轨卡住以后,自动导向。

  列车行驶了大约四十分钟后,我注意到,高师傅开始频繁地操作控制台上的手柄。随后,我明显的感觉到列车的速度慢了下来。

  记者:打扰您了高师傅,我现在跟您聊两句违反您在大秦线上开车的操作规定吗?

  列车驾驶员高兴:不违反,可以的。

  记者:刚才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总部也有一些指令是什么意思?

  高兴:这是机车先试一下手刹,看看制动力强弱。

  记者:为什么会在这一段试手刹

  高兴:这里是大秦线最大的一个坡道,是千分之十二的坡道。

  记者:千分之十二是什么概念

  高兴:就是往前方运行一千米,落差十二米。

  虽然千分之十二的坡度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但是对于两万吨的重载列车来说,这个坡度已经快要到极限了。

  记者:走这样一段路的难度在什么地方

  列车驾驶员高兴:难度是,怕上坡道拉不动,下坡怕站不住,因为列车的制动力有限,从采取措施到停车将近要走两到三公里。

  距离发车一个多小时后,列车进入了太行山脉的隧道群。这段路,在35公里的路程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1个隧道,而且大部分是桥连着隧道,隧道又连着桥。重两万吨,长2.5公里的大家伙在这样的隧道群中穿行,有的时候,甚至车头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隧道,但车尾还没有进入第一个隧道呢。我们从驾驶室望出去,隧道里尘土飞扬,灯光昏暗,几乎看不到路。但是就在列车进入第五个隧道时,信号灯频繁闪黄,车速也开始下降。几分钟后,列车在隧道里完全停了下来。这也是我们走大秦线遇到的第一次停车。

  【走基层·大秦铁路蹲车日记】走走停停 列车司机的“运煤征程”

  本台记者 赵海燕 汪成健 曲锐 韩逾昊

  我们的记者跟随一辆在大秦线运煤列车从大同出发前往秦皇岛。一路都很顺利,但是列车在经过王家湾隧道群的时候,突然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就在隧道里列车停了下来。列车为什么会停下来?什么时候才能重新上路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蹲车日记。

  出发两个小时就遇到了一次停车,高师傅立刻将自己的停车信息告诉给后面的列车。

  高兴给后车打电话:

  你好 我145公里停缓 注意运行 马上就走 (停啦?)对 停啦 马上就动 (在哪?)145 (高师傅 咱们怎么停下来了)是追住前头的列车了 和它间隔比较近了 如果不采取降速停车的措施 会追住它 会造成追尾 和1 35 准备开车 (又可以开动了吗)对 咱们调整一下速度就可以再走

  (+车辆在隧道中重新启动的画面)

  高师傅呼叫的 “和1 35”是这列车的另一个机车。其实,这列重两万吨,长2.5公里的列车,前进的动力源于两个机车,一个就是我们所在的前部机车,另一个机车在列车的中部。

  (双视窗 主控和从控之间对话)

  记者:那个机车是一个什么状态?

  列车驾驶员高兴:主要是监视列车仪表显示,监控列车的运行。

  记者:有操作的工作吗

  高兴:没有操作的工作,把仪表信息跟我汇报 …… 井底之蛙还有一片天空,他们什么都没有。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最枯燥的是中部机车的两位司机 他们对列车没有操控权 只能每分每秒盯着屏幕 查看仪器仪表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白天还好过,到了深夜,枯燥的工作 单一的场景 寂寞可想而知。

  快到中午一点钟的时候,列车渐渐地驶出了隧道群,前边路况也是一路绿灯,运行情况渐渐稳定下来了。两位师傅准备趁这个时候做个交班。

  (两人交班)

  准备接班,前方没有临时停车命令,机车运行正常,好嘞,运行正常。

  记者:早晨几点吃的?

  机车驾驶员高兴:早上是五点多,现在都中午一点了,这已经算是正点了,有时候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上。

  记者:就吃方便面呀?

  高兴:对,方便食品,昨天从家里出来没顾上准备。

  高师傅告诉我,冬季要来了,南方缺煤,现在囤煤的会战又要开始了,这就意味着列车的密度要增加。

  【加画面五秒-十秒会车或进出山洞或火车鸣笛专场画面】

  下午五点多,天色渐渐暗了,列车在迁安北站附近停了下来,信号灯由绿最后变为红色。这也是今天我们这趟列车,在大秦线上第三次停车,而停车原因和上次一样,还是堵车。只不过这次堵的时间比前两次都要长。

  列车副驾驶程利甫:(解释堵车原因 分流 什么是分流)

  (动画)

  其实,迁安北站是一个分流站。自从河北曹妃甸煤运码头陆续投入使用后,大秦线上的运煤车有三分之一会在这里转线,运往南方。这也大大减轻了秦皇岛码头的运煤压力。

  晚上9点50,运煤车终于抵达目的地秦皇岛港。从早上9点20发车到现在,一共走了12个半小时,比我们预想的时间长了1个半小时,但两位师傅都说这已经是非常顺利的了,在运煤高峰期,堵上几个小时都是常事。我们的采访在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对于两位司机师傅来说,八个小时的简单休息之后,他们还将继续自己的“运煤征程”。

  11月10日《16:00新闻直播间》播出情况

  【新闻背景 A2:走基层·直击煤炭冬运】秦皇岛港翻车机房的技术改造

  本台记者 钱江 彦杰 秦皇岛台 徐博宇 报道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秦皇岛港所拥有的、这条目前世界上最高效的翻车线。

  【现场】皮带机运煤

  我们看到的这条皮带,运行速度是每秒5.1米,相比去年,快了0.3米。别小瞧这个似乎不多的提高,快了这0.3米,秦皇岛港单条翻车线的运送能力,就每小时增加了600吨。

  秦皇岛港七公司卸车部部长安成君:这样咱们卸一列车的时间,原来是105分钟,现在咱们卸车的时间是95分钟以内。

  【现场】翻车卸煤现场

  3节车厢,240吨,2分30秒完成一个翻卸流程。这是一组让秦皇岛港所有卸车工人都引以为豪的数据,正是他们一次次的技术改造,让秦皇岛港拥有了目前世界上最高效的翻车线。

  王余禾,是秦皇岛港二公司的一名工程技师,从事翻车机维修工作已经30年的他,最了解这一步一步的变化。

  秦皇岛港二公司高级技师王余禾:(上世纪)80年代秦皇岛港主要接卸的是普通的解列作业的车型,那么,它的车钩都是必须要人工摘开的,就像目前这种(王余禾演示),就是这种摘钩方式。

  王余禾说,受车型限制,上世纪80年代初秦皇岛港的一条翻车线,每个小时只能翻卸23到25个车皮,最多不超过1500吨。后来,自动翻车代替了手动摘钩解列作业,翻卸效率得到提升;但由于翻车机全部依赖进口设备,最怕发生故障,任何一个零件的损坏,都会造成停产事故。

  秦皇岛港二公司高级技师王余禾:停产一天,当时就要上报国家经贸委和交通部,所以影响是非常大的。

  于是,王余禾和他的同事们从认识abc开始学习英文,用放大镜来观察控制板上的每一条电路,研究翻车工艺,学习编写程序。1998年,终于完成翻车设备国产化,现在单条翻车线每小时的翻卸量,已经从最初的1500吨,提高到现在的7200吨;秦皇岛港日均卸车70万吨,为每年两亿多吨电煤装船南运,奠定了基础。

  【大秦线 走基层·劳动者】隧道“壁虎人” 养路我最牛

  本台记者 王春潇 李佳 李鹏冲

  我国“西煤东运”的大动脉——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到秦皇岛港,其中有一段穿过燕山山脉腹地,这就是河北宣化的王家湾路段,这儿的52公里铁路中,超过80%是桥梁和隧道。隧道里的养护工人,他们在黑暗中是怎么工作的呢?本台记者跟随养护工人,在这个路段走了一趟。

  【字幕】大秦铁路王家湾车间河南寺工区 早晨7点

  早晨7点多和工人们一起出发前往李家嘴隧道,外面大亮的天在这里面犹如深夜,我们只能靠探路灯摸索前行。还没走上两分钟,隧道里经过的火车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现场】火车过车 集体进洞

  注意空车有车了,注意,有车了!(小心这有一个沟)

  这就是隧道里的避车洞,从列车上往外看,只能隐隐约约看到洞口,根本看不见隧道里还有人。其实在这个2800多米的隧道里,每隔60米就有一个避车洞,贴着墙藏在洞里,尽量离飞驰而过的重载列车远一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贴在墙上的壁虎。

  (航拍画面)我们跟随的十几位工人,他们要负责14公里铁轨的维护,而这14公里当中只有500米是可以见天儿的明线,其它都在隧道中。

  本台记者王春潇:

  整个的隧道洞里面都是非常非常多的细沙,就如同是刮起了沙尘暴。在避风洞里我们也看到,这里面堆积了很多的煤渣,可以看出常年累月工人们是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所以防护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大秦铁路王家湾线路车间河南寺工区工长 王进

  “不带这个长时间会得矽肺病” 一个是太脏再一个就是不见太阳,如果长时间不见太阳,工作环境就可想而知了。

  今天工人们的任务是到四公里之外给钢轨垫板儿,大秦线上的每节车厢都拉着80吨重的煤,加上自重20吨,一节车厢的重量就达到了100吨。如果铁道上的钢轨被压得变形,这就需要养护工人尽快通过垫板把凹下去的钢轨找平。四公里路,我们走了两个小时,中间躲了三十多次火车。

  大秦铁路王家湾线路车间河南寺工区养路工张佃林:七八分钟的样子。干个七八块板儿就得下去避车了。

  记者:那挺麻烦的,和火车赛跑是吧?

  张佃林:习惯了。这车多证明我们线路比较牛。

  大秦铁路不仅载重量大,而且平均13分钟一趟车,车次频繁也是世界罕见。这就要求轨道时刻要保持在最佳状态。比如枕木下的煤屑污泥,如果不清干净,会导致轨道不平,线路晃车。这在普通的路段并不是难事,一公里的轨道用机器4个小时就清理完了。而在隧道中,机械进不去,全靠人工,还需要一个点一个点打着灯仔细检查,十个人要整整干一个月。虽然人工养护的难度大,可是检查的要求一点也不含糊。

  大秦铁路王家湾线路车间河南寺工区养路工张佃林:每月跑轨检车的时候跑0分,

  记者:0分啥意思?

  张佃林: 好比学校里面考试的100分,最高分。

  记者:这代表着什么?

  张佃林:代表意义很大,我们想和机械挑战一下。

  大秦铁路王家湾线路车间河南寺工区工长王进:我们感觉挺自豪的,首先大秦线是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铁路,然后咱们线路都是靠人工养护。没有大型机械。就是跟高级汽车一样都是纯手工做出来的。

  10日东方时空

  【a2走基层 直击煤炭冬运】五个直播点 全程关注煤炭冬运

  本台记者 赵海燕 赵旭 王春潇 刘庆生 钱江

  入冬后,各地的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煤的冬运就像人的春运一样,运力成为一根绷到最紧的弦。进入11月份,铁路各大运煤专线保冬运的序幕正式拉开。我们走基层的多路记者也是深入到我国三条主要的煤炭运输通道,带来第一线的报道。今天我们重点关注了大秦铁路,从山西到河北的大秦铁路是西煤东运的主通道,共承担着西煤东运总运量的四成。我们在大秦铁路沿途设置了五个直播点,从煤炭采挖装车开始,一直到下车上船,五路记者从不同的视角,关注运煤车皮组合后穿越崇山峻岭最终到达港口装船南下的全部过程。

  11日朝闻天下:

  【秦皇岛 走基层·劳动者】岳军和他的“机器人生”【左右题图:走基层·劳动者】

  本台记者 钱江 王剑峰 王帅 祁雅斌 河北台 秦皇岛台

  秦皇岛港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这里有一个岗位叫做取料司机,他们的工位在四十米高的取料机上,一天颠簸十几个小时,把煤从堆场送上皮带,装上海轮。今天,我们就带您认识其中的一位司机,他叫岳军,虽然平时就坐在几平方米的小操作间里,但他仍然好动爱玩,困了就变魔术,还自称堆场歌手。来看看岳军的“机器人生”。

  岳军是一名取料机的司机,今年41岁,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操作这台高四十米,重几百吨的大家伙。取料机最前方的转轮每转一圈都可以取大约三十吨煤,然后再通过机器上的皮带,送到港口装船,岳军的岗位就在离转轮大约七八米远的很小的操作间里,这个狭小的空间他已经呆了19个年头。

  取料机司机岳军:还行这个东西都在于一个习惯吗(嘛)?

  挤到这个操作间不久,我们就感到机器运转的巨大震动让整个操作室颠簸得非常厉害。在这个操作间里的所有设备都用钢丝固定在位置上,以免被颠下来,很难想像一天十几个小时在这样的环境里,岳军是怎么过来的。

  取料机司机岳军:开始有点不适应,迷糊,恶心啥的,慢慢的都好了,我以前坐车晕车 干取料机以后不晕了, 治好了。

  一个上午,岳军带来的水一口没动,他说他不爱喝水,已经被颠的头晕脑胀的我借着去厕所工夫从取料机上下来,让我没想到的是厕所离机器特别远,来回一趟我居然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如果岳军离岗半个小时就需要另找人替班,中间会耽误不少功夫,我才理解为什么岳军早上带来的一瓶水到了中午也一口没喝。但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工作,我们从岳军嘴里听到的却满是自豪。

  取料机司机岳军:经过我手里走出去的煤,价值我估计比银行点钞员经过他手里的钞票还多,没有一千亿也得有四五百亿,这个价值, 很自豪。

  自豪, 谁经过这么多钱呀。

  岳军告诉我们,他这人比较好动,到现在依然还是公司每年羽毛球比赛的冠军,足球、国际象棋也是样样精通,刚一参加工作的时候,成天憋在这么一个小屋里,而且条件还这么苦,他的确曾经打过退堂鼓。

  取料机司机岳军:头几年我央求我爸,换个工作吧,这个东西我实在受不了了,我爸说从哪,干什么活你这种态度你都干不好。

  岳军的父亲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给他调个工作没问题,可他说了多少次,父亲就是不管,他当时和父亲赌气,就在这个岗位上待了下来,从那时起岳军开始努力钻研技术。

  取料机司机岳军:你同样都是干这一天,你别别扭扭也是干,你认认真真的也是干。

  取料机的操作看起来简单,两根操纵杆一个管前后,一个管左右,取料时一边向前推进,一边不停的左右来回摆取料臂,但其实这是一个特别有技术含量的活,即要稳又要匀,平时看似一样的操作,每个司机每小时完成的装载量却差别很大,奥秘都在这两个手腕的力度上,取料机的负荷每小时最多不能超过6000吨,超过了会损坏机器,而取少了则会影响装船效率,经过不断的摸索,岳军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慢慢地,他让这个宠然大物在他的操控下越来越听话。他也成了同事眼中真正的的“取料高手”。

  岳军同事魏中利:取料的平均水大概是4000吨每小时左右,他做为(作为)我们师傅级差不多能够达到5000多吨每小时。

  岳军同事满家彬:2007年参加局里边的技术比赛,他考了第一名,他由初级工因为得了第一, 自动升级为高级工。

  为了更好的提高装船效率,取料司机的午饭都由专人从食堂打好送到每个机器底下,这也是一天当中我见到岳军唯一的一次走下取料机。在一起处的时间长了,我们也是无话不说,趁着中午吃饭的空,岳军说想对着镜头对父亲说几句话。

  取料机司机岳军:爸,妈,儿子上电视了啊,还是中央台。

  但是岳军后来说的话,让我十分意外。

  取料机司机岳军(哭)

  爸你总说我什么岗位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人,我想向你证明一下,我能干的(得)挺好,爸,工作的事情以前我说了一些很过份的话,原谅我,以前儿子不懂事。

  现在挺好的,爸,真的挺好的,现在调我也不会离开了。

  岳军的班分为白班和晚班,第二天晚上七点,我们和上晚班的岳军再次登上取料机,到了操作间才知道,今晚由于风大,海上封航,无法进行装船作业,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待命,但不允许睡觉。

  取料机司机岳军:不知道现在没有开航的时间,如果说一会开航了走船,这个东西很快的,我们要保证在第一时间内来作业。

  岳军说上夜班不管是干活还是待命,十二点以前还好说,和工友聊聊天什么的,一过十二点犯困就成了大问题,有一次夜班的时候他就是因为睡着了,结果取料机直接把地面的皮带掀了起来,现在说起那次事故,岳军还是心有余悸。为了防止夜班司机犯困,港口安排了专人检查,而且每晚还要利用对讲机多次报岗。一个夜班是十一个小时,为了让自己不犯困,岳军想了很多招,变个小魔术分散一下注意力就是一个好办法。

  取料机司机岳军: 变魔术(现场声)

  凌晨一点半,我的同事已经开始犯困了,而岳军还和工友不停的聊着天,他说两点钟还要对讲机报岗。这次报岗我没有听到,因为后来我也不小心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岳军正在外边的小平台上唱歌。

  取料机司机岳军:我们都是著名的堆场歌手。

  岳军管这叫个叫出来吼两句(这句怎么听不懂?),他说这也是解决犯困的另一个好办法。

  取料机司机岳军: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我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跟着希望在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大秦线 运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